淘汰2500t/d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 真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近年来,全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峻,通过调控熟料产能规模来化解过剩的业内呼声持续高涨。其中,以关停2500t/d及以下熟料生产线的思路备最为受人关注,多地已明确提出逐步淘汰 2500t/d 及以下生产线。
浙江:在《浙江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中要求,加快推进水泥生产重点地区的熟料产能整合,到 2025 年完成不少于 8 条 2500 t/d及以下熟料生产线的整合退出。
重庆:《重庆市材料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整合市内低效产能,逐步退出 2500 t/d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特种水泥除外)。
吉林:《冶金建材产业发展 “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明确,通过省内产能置换建设 4000t/d(含)以上熟料生产线,提升单线规模和能效水平,逐步退出 2500t/d(不含)以下熟料生产线。
福建:《关于全面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意见》鼓励 2500t/d 新型干法窑实施 “上大压小”,改造为 5000t/d 及以上规模,同步实现超低排放。
江西:《江西省 “十四五” 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加快淘汰 2000t/d 及以下普通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地区则加快淘汰 2500t/d 及以下普通水泥熟料生产线。
山东:《全省落实 “三个坚决” 行动方案(2021-2022 年)》要求,2022 年实现 2500t/d 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整合退出,2500t/d 生产线退出一半,其余须确定产能置换方案并于 2024 年底前全部退出。
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能耗双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规定,2023 年淘汰 2500t/d 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JT 窑及直径 3.2 米以下水泥磨机(含矿粉磨机)(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延至 2024 年);2025 年淘汰 2500t/d 水泥熟料生产线(化工配套除外)。
那么,若全国 2500t/d 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淘汰,我国水泥行业的供需能否达到平衡?
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在运营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共 1498 条,熟料产能合计 17.6 亿吨。其中,2500t/d 及以下的生产线有 545 条,涉及熟料年产能达 3.6 亿吨,占全国熟料总产能的 20.4%。若将这些生产线全部淘汰,我国熟料年产能将维持在 14 亿吨左右。
从需求端来看,2024 年全年水泥产量为 18.25 亿吨,假设熟料产能利用率75%为合理状态,则14亿吨熟料产能实际生产熟料10.5亿吨,按水泥熟料系数 0.67 计算,可生产出水泥17.5亿吨,即全部关停2500t/d及以下熟料生产线后,按照目前国内水泥需求态势,基本能够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不过,国内水泥需求正处于快速下滑阶段,业内预计十年内,国内水泥需求将降至 10 亿吨左右。因此,即便名义上关停所有 2500t/d 及以下生产线,届时实际产能仍将严重过剩。同时,2500t/d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一些需求本就较少的地区,2500t/d生产线恰恰更适合地方发展要求,而大线可能面临消化不良,不得不长途运输寻找市场的窘境,由此可能增加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增加销售成本。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关停2500t/d生产线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