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争议!企业补齐产能后 错峰生产时间要不要增加?
2024 年起,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国内水泥企业开启大规模的生产线产能补齐工作。据中国水泥网统计,仅仅刚刚过去的9月份,全国就有有13个省份涉及30个水泥熟料产能置换生产线项目落地,补充产能总量达30808t/d。
随着产能补充工作的推进,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就包括,水泥熟料生产线补齐产能之后,是否应该相应增加错峰停窑天数?
从行业全局来看,停窑时间绝非单纯的生产安排问题 ——它直接关联市场供需平衡。若产能提升后停窑时间不变(这里不探讨以前的违规超产问题),市场供给过剩风险将陡增,行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可能破坏原有的市场格局,加剧区域价格战。
尤其是对于没有补齐产能的企业而言,若补齐产能的企业不增加停窑时间,自身可能因单日产能偏低处于竞争弱势,若补能企业仍保持原有生产时长,两者在市场份额争夺、成本分摊上的差距将持续拉大,不仅可能冲击未补能企业的生存空间,更会打破行业原有的竞争平衡,引发连锁反应。
当然,对于补齐产能的企业而言,产能指标是通过关停部分自身产能、下属企业产能或真金白银购入产能实现的,在已经减量或投入巨额资金购买指标的情况下,如果还要增加错峰生产天数,也确实“心有不甘”。
水泥熟料生产线补充产能之后,到底要不要相应增加错峰生产时间?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编辑:曾家明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