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铊污染!水泥窑重金属问题值得关注!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 2025-03-25 10:38 留言

2025年3月16日,湖南耒水郴州-耒阳跨市断面铊浓度为0.13微克/升,出现异常(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1微克/升)。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的指导下,湖南省及郴州、衡阳两地迅速启动应急处置,上下游联动,积极应对,现污染源已被管控。

据悉,3月17日,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的某水泥生产企业。主要原因为该企业近日拆除旧生产线的窑炉时,窑炉内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经雨水排放口流入外环境水体导致。

资料显示,水泥窑中的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原料和燃料带入:铊大多以分散状态存在于铅、锌、铁、铜等金属的硫矿中。水泥生产的原料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等若来自含铊的矿区,水泥企业使用一些金属矿山的尾矿或者金属冶炼废渣当做原材料,都有可能会带入铊;例如本次事件中,该水泥厂所处地区为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区,原料中铊元素含量高,可能导致元素富集。此外,煤炭等燃料中也可能含有铊,在燃烧过程中进入水泥窑系统。

2、协同处置废物带入:如果水泥窑采用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或其他含有铊的工业废弃物,这些废物中的铊会随着处置过程进入水泥窑。比如一些电子废弃物、电镀污泥等可能含有铊,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后铊就会在水泥窑内存在。

通常情况下,水泥窑内的铊大部分会在预热器内形成内循环和冷凝在窑灰中形成外循环,一般不进入熟料和烟气中。但如果管理不善,如近期湖南耒水的铊污染事件,就是因企业拆除旧生产线的窑炉时,窑炉内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流 环境水体导致。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专家建议水泥企业在拆除原有窑炉时需要重点监测重金属含量,尤其是原材料来自重金属开采区域或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的企业。

事实上,由于水泥窑具有高温(停留时 间长)、高碱、富氧、多种流体流场、热回收利用、 配料、固溶……等优势,成为消纳、处置、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有害物质的优选方式,因此国内近年来掀起了一波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的浪潮,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水泥企业需要格外重视重金属污染问题。

《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水泥窑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显示铊、镉、铅、砷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为1mg/m³;铍、铬、锡、锑、铜、钴、锰、镍、钒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为0.5mg/m³。

水泥窑入窑生料中重金属含量参考限制为:砷28mg/kg、铅67mg/kg、镉1mg/kg、铬98mg/kg、铜65mg/kg、镍66mg/kg、锌361mg/kg、锰384mg/kg。详细内容参考《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等。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吴笑梅表示,重金属问题是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不同的重金属在高温时的挥发特性不同,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排放烟气的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生料中铅和镉在水泥窑的高温阶段挥发性较强。熟料中大部分砷、钡、镉、铜、铅和锌固溶在硅酸盐矿物中,铬和锰在硅酸盐矿物和中间体的固溶量相当。

她建议,要增强基础研究,完善各类标准,应建立水泥(胶砂制品)中重金属溶出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机制,尤其需关注钡元素、铊元素。重金属带入的形式不同、种类及总量不同,水泥能安全固化的限量也不同。

对于现阶段有没有有效途径规避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吴笑梅认为:

一方面要依赖于基础研究,不同的重金属在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及这种熟料生产的水泥的使用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和溶出特性,确定安全性评价方法和要求。二是当某些重金属对水泥产品或者环境安全造成危害时,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要规定危险废物的种类,哪一些可以直接在水泥窑进行处置,哪一些只能少量处置,到什么量可能会不安全。三是建筑物的重金属溶出没有安全标准,未来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这方面的标准还亟待完善。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水泥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榜

2025-04-20 00:11:05